众所周知,从2024年以来,考研报考人数开始呈现下降趋势👇
而就在不久前,26考研的报考人数公布:343万!也让#2026研究生报考人数343万冲上热搜。

*图源网络
26考研人数果真像预测的一般下降了,那人数下降代表了什么?对我们考研人来讲又有什么影响?我们一起来看看!
01.
26考研报考人数为343万
根据人民日报客户端发布的信息,可以看到:
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为343万。
这一数据,相较25考研人数(388万)下降了45万人之多,降幅达到了11.59%,降幅超过去年的11.4%和前年的7.6%。

*图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其实26考研人数下降从报名阶段开始就有所征兆👇
26考研全国各省市总计减少报考点16处,无新增加的报考点。
02.
26考研人数下降的原因

考研在前几年的确有大量跟风,很多人仅仅是因为周围人都在考,那自己也跟风考。但现在整个群体在逐渐回归理性。
因此,报考人数下降,与留学、考公等选项的分流有直接的关系。据统计,近两年国考热度猛增,直接证明了考生不会消失,只会转移赛道。
通过对比近几年数据来看,在2023年之前,国考和考研报名人数都在稳步增长,而在2024年时,国考和考研报名人数总和稳定在了730万人左右。
而在2025年的报名中,考研报名人数下降50万,国考报名人数增长了近40万,同样稳定在总报名人数730万左右的状态。

可以看出来,虽然2024、2025考研人数均下降,但并不意味着大家都躺平了,反而是考生们的选择更加理智了,会综合自身和环境,选择更加适合自己/有利的选项。
在26国考最新公布的数据中可以看到,今年共有371.8万人通过了用人单位的资格审查,也就是说,国考报名人数比25年上涨30.2万人,增幅达8.8%!

*图源网络
大家知道,每年高校的招生名额是推免和统招共同构成的,也就是说在招生计划确定的情况下,推免的名额越多,留给考研人的机会就越少。但是近几年各大院校都在不断提高推免招生比例,甚至有的院校的推免率甚至超过了50%。
也就是说院校研究生招生名额中有一半甚至以上都是推免生,相反,同样想考研究生的这批同学们中,有更多的同学直接推免保研,也会直接导致报考人数的下降。
02 学硕招生收窄,专硕成报考主流
近年来,院校招生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学术型硕士即学硕的缩招或停招十分普遍。在各个院校发布招生简章阶段,就看到停招的名单越来越长。
并且根据教育部印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到2025年,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将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成为今年以及未来未来考研报考主流。
03 前置专业要求,考研门槛变高
大多数人考研最终也是为了就业,如果本科毕业就已经能有好的工作机会,也不会有那么多人把自己放在“绝路”上孤注一掷。
25考研高难度就是一个信号:通过提高考试难度来控制研究生的数量,把更多人“逼”回就业市场,而不是继续在学历上“躲避竞争”。这种改变对很多考研人来说可能是残酷的,但却是现实社会需求的一部分。
03.
考研报考人数下降的影响
那么考研报名人数总体下降,是好事吗?
当然是!因为按照国家的规划,考研招生规模持续增大,在26考研报名人数下降的基础上,招生规模扩大,这就意味着考研上岸的整体概率是增长的。
但这并不能代表着,我们就可以在剩下的时间里“摆烂”了,考研的难度还是有目共睹的。
以25考研为例,英语以及政治两个科目的试题难度,已经超出学生的接受范围,导致考生的心理防线被击溃。
考完英语后,热搜就炸了,前20条至少有6条都和考研英语相关,核心就是一个字“难”。

因此,26考研的环境依旧严峻👇
因此,对于26考研来说,报考人数虽然下降,但竞争程度依然激烈。那我们应该怎么做?
现在的考研,越来越像是一场博弈。初试考场,也不仅只是知识的竞争,更是一场心理战。
试卷的难度不断提升,能留下的都是真正抗住压力、拼尽全力的人。
小编也有以下几个建议👇
1、回归基础部分
备战考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条注定充满荆棘的道路。并且,越是冲刺阶段,越会发现要干的事情多且杂,很容易焦虑。
但无论我们面对什么样的困难和挑战,只要我们保持积极的态度,相信自己并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够克服它们!
众所周知,从2024年以来,考研报考人数开始呈现下降趋势👇
而就在不久前,26考研的报考人数公布:343万!也让#2026研究生报考人数343万冲上热搜。

*图源网络
26考研人数果真像预测的一般下降了,那人数下降代表了什么?对我们考研人来讲又有什么影响?我们一起来看看!
01.
26考研报考人数为343万
根据人民日报客户端发布的信息,可以看到:
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为343万。
这一数据,相较25考研人数(388万)下降了45万人之多,降幅达到了11.59%,降幅超过去年的11.4%和前年的7.6%。

*图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其实26考研人数下降从报名阶段开始就有所征兆👇
26考研全国各省市总计减少报考点16处,无新增加的报考点。
02.
26考研人数下降的原因

考研在前几年的确有大量跟风,很多人仅仅是因为周围人都在考,那自己也跟风考。但现在整个群体在逐渐回归理性。
因此,报考人数下降,与留学、考公等选项的分流有直接的关系。据统计,近两年国考热度猛增,直接证明了考生不会消失,只会转移赛道。
通过对比近几年数据来看,在2023年之前,国考和考研报名人数都在稳步增长,而在2024年时,国考和考研报名人数总和稳定在了730万人左右。
而在2025年的报名中,考研报名人数下降50万,国考报名人数增长了近40万,同样稳定在总报名人数730万左右的状态。

可以看出来,虽然2024、2025考研人数均下降,但并不意味着大家都躺平了,反而是考生们的选择更加理智了,会综合自身和环境,选择更加适合自己/有利的选项。
在26国考最新公布的数据中可以看到,今年共有371.8万人通过了用人单位的资格审查,也就是说,国考报名人数比25年上涨30.2万人,增幅达8.8%!

*图源网络
大家知道,每年高校的招生名额是推免和统招共同构成的,也就是说在招生计划确定的情况下,推免的名额越多,留给考研人的机会就越少。但是近几年各大院校都在不断提高推免招生比例,甚至有的院校的推免率甚至超过了50%。
也就是说院校研究生招生名额中有一半甚至以上都是推免生,相反,同样想考研究生的这批同学们中,有更多的同学直接推免保研,也会直接导致报考人数的下降。
02 学硕招生收窄,专硕成报考主流
近年来,院校招生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学术型硕士即学硕的缩招或停招十分普遍。在各个院校发布招生简章阶段,就看到停招的名单越来越长。
并且根据教育部印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到2025年,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将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成为今年以及未来未来考研报考主流。
03 前置专业要求,考研门槛变高
大多数人考研最终也是为了就业,如果本科毕业就已经能有好的工作机会,也不会有那么多人把自己放在“绝路”上孤注一掷。
25考研高难度就是一个信号:通过提高考试难度来控制研究生的数量,把更多人“逼”回就业市场,而不是继续在学历上“躲避竞争”。这种改变对很多考研人来说可能是残酷的,但却是现实社会需求的一部分。
03.
考研报考人数下降的影响
那么考研报名人数总体下降,是好事吗?
当然是!因为按照国家的规划,考研招生规模持续增大,在26考研报名人数下降的基础上,招生规模扩大,这就意味着考研上岸的整体概率是增长的。
但这并不能代表着,我们就可以在剩下的时间里“摆烂”了,考研的难度还是有目共睹的。
以25考研为例,英语以及政治两个科目的试题难度,已经超出学生的接受范围,导致考生的心理防线被击溃。
考完英语后,热搜就炸了,前20条至少有6条都和考研英语相关,核心就是一个字“难”。

因此,26考研的环境依旧严峻👇